首页 > 期货知识

美元“重感冒 ”股指商品缘何“狂欢”?

期货新闻网.
0浏览· 0评论· 0收藏

原标题:美元“重感冒 ”股指商品缘何“狂欢”?






  今

原标题:美元“重感冒 ”股指商品缘何“狂欢”?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一度让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恐慌,而且也打乱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运行节奏。在美国疫情蔓延下,美元走势持续低迷,陷入“重感冒”。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成为吸引全球资本的主要集中地区,人民币升值动力较强。针对近期金融市场这一独特的现象,我们邀请三位期货业内人士来重点剖析一下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对以黄金、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以及股指、国债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未来的走势进行预判。

  弱美元背景下贵金属蓄势待发

  近期,美元指数先强势反弹,然后再度走弱回落的态势。美元指数先从9月1日跌至的91.737的年内低位开始反弹,至9月25日反弹至94.745,不到一个月回升近3.28%。但9月25日之后,美元指数复又疲软下挫,经过国庆长期后,重回93.5以下,近两个交易日又进一步考验93,逼近92区间。美元9月以来先强后弱走势,与市场预期和避险情绪等有关。这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疫情变化和新财政刺激方案。

  近期美元涨跌之谜

  一方面,近期疫情的新变化,特别是欧洲疫情“二次暴发”的趋势和担忧,不仅令市场避险情绪上升,而且打压欧系货币,促进了美元的绝地反弹。这令已经充分领教疫情影响的市场迅速做出反应,纷纷涌入作为避险首选的美元,从而促进了美元的上涨。

  另一方面,美国新财政刺激方案前景牵动人心,影响预期和避险情绪变动,进而影响美元。随着前期美国政府紧急救市先后抛出的总额达数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逐渐耗尽,而美国疫情和经济都还远未根本性好转,市场对美国新财政刺激方案的渴求开始与日俱增。但是,本来应当顺利出台的新财政刺激方案,却因美国会党争而迟迟未出,且随美总统大选临近局面变得愈加复杂。新刺激方案“难产”降低了对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的预期,提升了市场避险情绪。特别是近期疫情反复,新刺激方案悬而未决的影响更加放大。10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度叫停了财政刺激方案谈判,激发市场避险情绪,刺激美元指数回涨近400个基点。但之后他又改口恢复谈判,10月9日更表示希望达成的刺激协议比民主党提议的规模还要更大,避险情绪得到安抚,美元很快便再度转弱,并在10月9日录得500多个基点的跌幅。

  多重利好助人民币升值

  5月底以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几乎一路攀升,至国庆长假之后一度强势升破6.7关口,这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主要可以归为三类。

  首先,我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很好地控制了疫情,并且实施了及时、精准、有力的经济恢复和刺激政策。“双管齐下”令我国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摆脱衰退轨道,步入复苏,并很可能成为2020年唯一能够取得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让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在后疫情时代不断得到市场青睐,是人民币强势的基本面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其次,我国在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之时,货币政策并未如欧美尤其是美联储那样无节制地开闸放水,而是采取了有节制的非常之策。央行在疫情影响严重时及时注入足量而不过量的流动性,为经济“补水”,在情况稳定后,适时调整政策重心,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保持在正常货币政策区间。10月10日,央行行长易纲再度发声“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健对内遏制了通货膨胀的趋势,8月CPI同比上涨2.4%;对外则消除了人民币大幅贬值的货币基础,进一步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这是人民币升值的又一关键因素。

  再次,美元的相对弱势也助力人民币走强。自3月录得102.99的年内高位以来,美元指数已经大幅下滑,幅度一度达到10点以上。世界货币体系的此消彼长决定了中美货币的相对强弱关系,美元弱势自然会助力人民币走强。

  贵金属今年已经录得非常强势的涨幅,沪金主力合约在8月7日一度突破454元/克的高位,沪银主力合约则在8月11日一度摸高6877元/千克,两者创出年内新高后均有所回落,但相对行情启动前的运行区间,仍保持较高的价格水平。

  美元是决定贵金属涨跌的基本要素。从货币属性来说,以黄金为例,在金本位崩溃后,黄金虽然失去货币地位,但是仍保持了相当一部分货币属性和功能。从避险属性来说,虽然美元和贵金属都具有避险属性,但长期以来市场的首选避险资产大都是美元或美元资产,故避险情绪驱动下的市场往往更青睐美元,从而也促成美元与黄金的负相关变化。若考虑两者走势,如果以美元指数录得年内高点的3月20日作为起点,8月11日作为终点,在此期间,沪金主力合约从343.16元/克的收盘价上涨到436.94元/克,沪银主力从3184元/千克的收盘价上涨到6535元/千克,美元指数却从102.4的收盘价跌到93.661,也凸显了美元与贵金属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当前到未来的一段时间,美元仍将显著影响贵金属走势。美元虽然在前期跌破92关口后出现一波反弹,但是美国疫情、经济前景不明,偏向悲观。美国大选情形越发复杂多变,结果扑朔迷离。美联储将长期维持接近零利率,允许美国通货膨胀临时性超过目标值等政策预期已经基本确立。9月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记录也体现有将出台更多宽松措施的可能性。美元已经泛滥成灾背景下美联储不仅没有收口迹象,反而量化宽松步履依旧。作为美元信用基础的美国国家信用受损严重,未来势必越来越强势的人民币很可能逐步逆转对美元汇率关系中的主导权从而进一步削弱美元,都形成美元长期走软的基础,也就形成贵金属长期走强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前提。贵金属从高位回落后的调整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前期长时间牛市所造成的未有像样回调、情绪积累和扭曲等都有了比较好的修复。可以说,目前贵金属很可能正处在新一波上涨行情启动前的蓄势待发阶段。

  短期看,沪金主力合约可能主要在390—410区间波动,关注420关口的突破,中长期可能再次摸高至440甚至450点位。沪银2012合约短期关注5500上方压力,中长期沪银2012合约运行区间或将维持在5150—5830点。

  人民币强势期指赚钱效应增加

  节后市场出现显著反弹,前期流动性拐点预期消化,全球股市、金银出现共振式上涨。近期人民币表现强势,反映了中国基本面的韧性与在全球中的相对优势。展望10月,美国大选“靴子”即将落地,风险偏好有望回升。国内方面看,预计改革相关政策利多将持续提振投资者情绪,期指偏多头格局或延续。

  长假后,期指走势延续强势,与全球资本市场上涨形成共振。节后两个交易日期指涨幅均超过2%,周一更是大涨超过3%,节后两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净流入均超过100亿元。两市成交金额亦同步放大,显示投资者入市积极。

  从国内各类资产表现来看,近期表现亮眼的不仅是股市,人民币汇率的走强也超出市场预期。近期在岸人民币一度逼近6.71关口,创下2019年4月来新高。汇率的走强,反映了资金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环境的认可。国内疫情控制较好,中国长假期间旅游休闲的人潮,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和羡慕的对象。经济数据层面,9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回升至51.5,创下今年3月以来新高。市场预期中国三、四季度GDP基本上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增长水平。10月是上市公司三季报发布期,在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的情况下,预计企业盈利也将保持良好的水平,特别是诸如电子等科技板块,高景气度环境下,财报超预期的概率较高。

  9月,全球股市迎来了调整时期,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货币当局政策拐点的预期增加。在9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主席并未释放短期加码宽松的信号。美国疫情有所缓和,经济数据持续好转,投资者预期货币政策力度不会进一步增强,故股市出现了一波获利了结操作。不过,目前来看,在调整将近一个月后,投资者对利空已有所消化。毕竟在全球疫情并未有效控制,欧美经济体经济与疫情前相比仍有较大修复空间。政策虽然放水力度减弱,但并不会完全退出。近期受益于流动性宽松的黄金、白银亦出现显著反弹,与全球股市反弹呼应,均反映了投资者对流动性担忧的改善。

  随着美国大选的逐步临近,投资者担心政客是否会再度不按常理出牌,扰动股市,市场已经消化了部分影响。美国总统大选“靴子”的最终落地将带来不确定性的消除,从而提振风险偏好,最终将对股指存在利多影响。国内方面看,投资者积极关注月底将召开的五中全会,等待更多有关“十四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落地,为资本市场带来热点利多,提振投资者情绪。

  整体上,经过一个多月流动性拐点预期扰动后,投资者已消化相关利空,全球股市均迎来反弹。近期市场在反弹后,后期依然面临短期诸如美国大选带来的扰动,但最终结果有望出现不确定性利空出尽而变成利多的格局。从国内经济角度看,经济复苏趋势延续,企业盈利预期上修,财报季结构性行情不会缺席。此外,“十四五规划”渐行渐近,资本市场相关热点有望持续落地,市场赚钱效应的增加有望进一步提振情绪,改善风险偏好。预计股指偏多头格局延续。

  中国需求攀升原油支撑强劲

  众所周知,在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中,汇率变动因素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自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以后,美元短暂失去了锚定。在石油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美国同沙特等中东产油国签订用美元结算石油的协议,由此造就了国际石油市场美元计价机制,形成了“石油与美元”的货币新体系,将美元与原油紧密联系了起来。

  美元与原油存在较强负相关性

  从理论上讲,美元汇率与原油价格应该具有长期负相关性。而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从过去几十年美元指数和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变动发现,原油价格变动和美元汇率变动存在负相关性。据统计,近十五年以来,美元指数与国际原油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其中美元与美国NYMEX轻质原油相关性高达-0.8292,而美元与英国布伦特原油相关性高达-0.7768。

  疫情因素分化中美两国经济格局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一度让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恐慌,而且也打乱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节奏。由于中美两国在对待疫情防控的意识形态和举措力度上存在天壤之别的差距,导致两国经济走向发生明显分化。可以看到,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下降6.8%,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以后,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便实现了转正,达到3.2%。

  与我国不同的是,新冠疫情侵袭美国的时间点晚于中国,主要始于3月中下旬,所以对于美国经济的冲击在一季度体现偏弱。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美国GDP在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增长0.5%,如果不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增长2.2%。随着二季度疫情在美国快速传播(该国确诊病例就从1万例突破了100万例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负面影响就立竿见影了。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国GDP大幅骤降31.4%,创1947年有此纪录以来的最大跌幅。

  展望中美两国三四季度经济走势,虽然美国在一系列财政刺激措施和无限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下,该国三季度GDP有望迎来显著回升,但步入秋冬季以后,美国新冠疫情存在二次大暴发的风险,同时当下也缺失后续刺激政策,美国四季度经济将重新面临“悲剧”可能。10月9日美国新增确诊病例超过6万例,远超此前日均4万例的均值水平。与此同时,由于美国财政补助中断,9月美国制造业PMI为54.3,低于8月54.6的水平,而9月美国非农数据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当前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依然“命运多舛”,两党仍未达成统一意见,预计美财政刺激方案大概率不会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前出台。整体来看,疫情回升与缺乏新财政刺激政策均利空美元,美元依然存在贬值动力。

  转向中国而言,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需防范外部输入风险。整体上,我国经济仍在朝着积极乐观的趋势发展。据我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6长万亿元,日均同比增长4.9%。基于乐观形势,预计三季度中国GDP增速预测均值或为同比增长5.2%。因此,在当前中国经济恢复加快的背景下,需求端持续改善给予人民币汇率较强的内部支撑。

  美元贬值对原油价格影响分析

  美元作为国际原油价格的计价货币,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货币。一般来讲,美元贬值会促成原油价格的上涨。因为美元贬值会让原油生产国或者输出国的购买力下降。产油国出售原油取得美元,而用其他货币从世界另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对于 OPEC成员国来讲,这种情形更为严重。从这个角度来讲,产油国为弥补购买力受损有提升原油价格的需求。眼下产油国提升价格的有力措施便是强化减产力度。据显示,沙特正在考虑取消欧佩克明年初的增产计划,随着新一轮全球疫情再度抬头,油市需求端无法消化再次生产的200万桶/日原油。沙特对减产的坚决态度以及对空头的恐吓,体现了产油国对原油提价的诉求。

  人民币升值对原油价格影响分析

  当前中国正在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原油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且未来需求前景还将不断攀升。由于国内防控疫情取得积极成效,成为吸引全球资本的主要集中地区,人民币升值动力较强。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基本维持在70%左右,人民币升值将直接降低中国的原油进口成本,将增强国外原油供应商对中国购买力提高的预期,进而对国际原油市场形成利好。此外,虽然四季度为国内成品油需求淡季,但今明两年大约有将近8000万吨至1亿吨新增炼油能力投产,这些炼厂都要靠进口原油来满足原料供应。因此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意味着我国可以花较少的钱而换取更多的原油储备,这有利于保障我国石油的稳定供应、经济性供应及可持续供应。

  综上来看,未来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依然存在,有利于原油价格维持偏强格局。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期货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