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新闻 > 期货知识 > 股指期货

原油梦回2009年的大牛市?重现100美元的油价?

期货新闻网.
0浏览· 0评论· 0收藏
  2月最后一周,原油价格出现反复,前半周继续上行,后半周有所回落,各个机构的市场预期已经出奇的一致了,尤其是包括高盛、美银、摩根、巴克莱等各大投行纷纷上调原油价格的预期,

K图 CL00Y_0

  2月最后一周,原油价格出现反复,前半周继续上行,后半周有所回落,各个机构的市场预期已经出奇的一致了,尤其是包括高盛、美银、摩根、巴克莱等各大投行纷纷上调原油价格的预期,更有机构已经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油价将会重现100美元的情景,这些机构预测原油市场的大牛市依然没有结束,并且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高盛表示,由于预期库存减少、边际成本上升以重启上游活动,预计油价将很快回升。将2021年一至四季度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分别从55、60、65、65美元/桶上调至60、70、75、70美元/桶。高盛分析师表示,油价上涨将受到现货溢价过高的推动,今年仍受到基本面因素的推动,需求好于预期,而供应依然低迷,再次造成了比我们预期更大的供应缺口。今年春季供需缺口将扩大,因为尽管油价上涨,但欧佩克成员国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盟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平衡产量。

  摩根士丹利表示,现在或将迎来2000年以来原油供应最紧张的季度。今年以来,全球油市供应缺口处于280万桶/日的水平,未来或将进入至少是2000年以来石油供应最紧缺的一个季度,预计油市的行动比此前预期的还要更快。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字正在下降,出行数字的下降趋势将要见底,而目前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炼厂正在以疫情前的水平运作中。故此上调第三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至70美元/桶,第四季度为65美元/桶。

  美国银行预计今年的油价上限为70美元,美银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油价今年可能会在70美元见顶。将2021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此前的50美元上调至60美元。欧佩克将减产措施延长至第一季度,令市场供应减少1.8亿桶。美国得州的寒冷天气干扰将使全球石油库存额外减少5000万桶。在2026年之前,油价平均将在50-70美元/桶之间,不过在此期间,由于全球货币和财政刺激,以及石油基本面改善,油价可能飙升至100美元/桶。主要有三大因素继续支持能源价格复苏:(1)石油供需基本面的改善(2)前所未有的全球财政和货币刺激(3)以中国为首的全球大宗商品进口国持续发力。

  巴克莱银行态度相比其他三家稍显悲观,巴克莱预计第二季度OPEC+将增加石油总供应150万桶/日。因OPEC+放松减产政策、更多更具传染性的变种新冠病毒的风险以及较高的看多仓位,近期仍持谨慎态度。将2021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上调7美元/桶,WTI原油价格预期上调6美元/桶。预计2021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2美元/桶,WTI原油为58美元/桶。

  从投行的观点可以看出,大部分投行对于未来油价的预期比较有信心,美银甚至喊出了100美元的目标位,在当前宏观经济刺激不断,供给端相对紧缺的情况下油价确实有继续强势的基础,但如果考虑上基本面,油价想站稳70美元之上仍需要需求端的强力配合。当然如果油价短期乐观程度超乎想象,不再重点考虑其商品属性而更多的反映乐观预期的金融属性,油价短期突破70美元也并不是不可能,毕竟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美国股市已经长时间脱离当前的经济情况,更多的体现未来的经济预期,这就是乐观情绪下的大牛市。

  但是短期而言,市场在65-66美元之间徘徊,目前市场表现越发的令人不安。供给端的紧缺程度有所缓解,多头手中供给武器威力大不如从前。美债收益率突然性的攀升,导致美股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种种迹象都表明近期市场我们应该谨慎对待!尤其我们需要警惕,2020年的3月也是OPEC会议正是油价崩盘的时间点!

图片

  一、供给紧张有所缓解

  在中国春节假期期间,油价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的突破压力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国的极端天气导致原油产量大幅下滑,在本期的EIA数据中,美国原油产量大幅下滑110万桶/天,产量降至了近几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当然极端天气不仅仅影响到了美国的产量,更影响到了美国的需求,本期的美国炼油输入甚至已经跌至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因此单纯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似乎原油的产量和需求同步下滑并不会对油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问题在于,美国的终端需求受到的影响没有那么大,炼厂产能的降低导致美国不得不寻求从其他国家进行进口成品油,尤其是从欧洲地区进口成品油,甚至亚洲销往美国的成品油套利窗口都被一度打开。美国的极端天气使得美国之外的原油需求短期迎来一波小利好,这也使得全球原油供应紧缺在短时间内被放大,原油价格再次受到供给端的推动上行。

  不过最新的消息显示,美国因为极端天气断供的原油产量已经恢复了80%以上,缺口的产能也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渐恢复,因此不排除未来两周美国原油产量开始回升的可能。美国断供的缺口弥补,市场的供应紧张程度就会大幅缓解。

  另一方面,今年价格开局如此强势的原因也在于库存水平上,从美国的角度来看,随着需求的恢复和全球供应端的持续紧缺,今年美国原油库存基本处于下行趋势,目前已经接近五年以来的均值水平。从美国原油库存年增幅上来看,今年的库存表现是近四年以来最好的年份,在以往的年份,美国原油库存年增幅往往处于上行的过程中,但今年整体处于下行的趋势,这也能间接反映当前市场供应偏紧这一事实,那么油价自然也就有了强势的基础。从OECD的库存表现上来看,似乎也是如此,目前OECD库存水平已经下滑至五年均值附近,未来随着供给端持续作用,仍有继续下滑的空间,尤其是在需求端恢复之后。

  另外一个供给端的重要事件就是下周的OPEC会议,会前已经有消息称沙特将会放弃执行自愿减产的100万桶,OPEC+将会放松减产50万桶,因此将会有150万桶的原油产能投放到市场。另外伊朗的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对象,虽然短期之内伊朗并无解禁的可能,但市场的预期足够影响到短期油价的走势,因此在如此高位之后,供给端的变量值得我们密切关注,毕竟经历了痛苦的2020年,产油国急需大量出口以增加外汇储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二、2021年的历史参考

  我们将2021年开局行情与历史年份进行对比发现,目前的市场分别与2019/2011/2009/2005年比较类似,从年初至今,2021年的布伦特价格涨幅已经超过30%,而2019年价格一鼓作气涨了超过45%,2011年价格涨幅与今年类似。2009/2005年全年基本上都呈现强势格局,全年最大涨幅均超过了60%。

  具体来看2019年价格涨幅在四月份超过45%之后,市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呈现了宽幅盘整的姿态,具体表现为前半段强势,后面2/3的年份相对弱势,也可以理解为四个月走完了全年的行情,导致后半年表现平平。2011年的价格走势与19年类似,也是在一季度走完了全年的涨幅,导致接下来的三个季度整体维持震荡下行的格局。

  但是如果考虑到基本面和宏观市场的情况,今年的价格又和2009年之后的价格有所类似。2009年是经济危机之后开始逐步企稳回升的一年,2008年油价经历了147美元到36美元的巨大跌幅,2020年油价经历了70美元到16美元的巨大跌幅。2009年开始,全球市场开始救市,需求稳步回升,全球的经济刺激也使得大宗商品快速上行,油价在短期之内很快回升,最终用了2年的时间再度回到100美元之上。2020年,全球疫情同样导致需求端的快速下行,随后疫苗的逐渐普及和全球大范围的救市操作,2020年油价也有不俗的表现,如果需求继续恢复,全球放水刺激不停,那么2021年的油价很有可能会重复2010年的行情,这也是美银喊出油价100的关键因素。

  对比这两次价格从最低点反弹之后的表现,09年价格用了一年的时间反弹超过100%,随后又用了一年的时间涨幅达到200%以上。2020年低点至今尚没有一年的时间,但涨幅已经接近200%,除了供给端和宏观的双重刺激以外,起点绝对价格的低位也是油价有如此表现的重要原因。如果考虑到需求的逐步恢复,加上宏观经济刺激的不停,那么油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有可能重复2009年之后出现两年大牛市的可能,因此从长期来看,原油价格的牛市行情或许并未终结。

  但是短期来看,美国供给已经大部分恢复,OPEC的供给政策需要等到下周才能真正明朗,但在如此高位之下,OPEC国家还有多大的决心继续减产?从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OPEC在4月份将至少增加150万桶/天的产能,倘若谈判过程中分歧较大,不排除会超过150万桶的可能,短期市场供应端的支撑作用可能会减弱。

  宏观层面,周四美债收益率的突然性飙升让市场感觉到一丝寒意,作为回应,道琼斯指数当天大跌500点。从资金的角度而言,美债收益率的大幅飙升对市场起到了抽血的作用,尤其是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四一度升破1.6%,2年和10年期美债息差一度扩大到将近142个基点,为2015年11月以来最大息差。

  美债收益率的大幅走强反映出市场对于美国通胀预期的乐观,更是体现出未来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对于靠着资金推涨起来的大宗商品来说,美元收紧将极大的打压资产价格。一般而言,缓慢回升的美债收益率对于市场的影响并不会很大,但继续飙升之下就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恐慌效应,尤其是对近期涨幅巨大的资产来说,因此短期之内我们仍需要关注美债收益率对于原油的打压作用。

  对于当前的油价而言,虽然中长期依然看多,但短期价格下行的风险依然比较大,不排除油价在短期徘徊之后与其他大宗商品以及美股同步下跌的可能,因此建议有多单的投资者注意利润保护,持有现货的投资者密切注意库存价值的保护。

图片图片图片
声明:期货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